浸大筹建新医学院 若开办最快明年8月招约60学生

香港浸会大学成立的新医学院筹备委员会及专家谘询委员会前日(23日)召开会议,一致通过支持新医学院的建议书。浸大校长兼筹委会召集人卫炳江昨日形容,会议成果令人鼓舞,建议书已基本完成,稍作整理就可于3月17日准时提交予特区政府的筹备新医学院工作组。他表示,建议书符合工作组订定的十项考虑条件,认为浸大有相当竞争力,若成功获批开办,最快可于明年8月至9月招生,课程并会加入中医元素及採小班教学模式,预计每年招收约50名至60名学生。

浸大昨日为新医学院的建议举行记者会讲述最新进度,筹委会联席主席霍文逊表示,计划开设四年制第二学位医学课程,会加入中医元素,让学生对中医有基本认识,包括中医治疗方法、如何关怀病人等,强调「浸大具备众多条件成立第三间医学院,当中包括成熟的中医学院」。

他认为,病人去看医生,是希望寻求最好的治疗,因此西医学生也应对中医有基本认识。筹委会亦打算让有兴趣医科生毕业后额外进修两年,再获取中医资格认证。

安排部分教学于内地城市

霍文逊提到,与大湾区各城市配合是今次新医学院申办的条件之一,在浸大的计划中,新医学院会安排部分教学于内地城市,目前已跟中山大学接触,「他们旗下有九所医院,其中南沙医院会全面开放予教学及科研,我们算过,加起来会有过万张床。」他形容病人也是医科生的老师,学生愈多机会见到病人,收穫亦更多。

他又指,本港现有医学院每级学生约有300人,较难逐一与老师交流,浸大提出的新医学院会以小班教学运作,「我们曾经历过,医科生读足五年,无太多机会跟病人倾偈,可能一句话都未讲过,已要他出去当医生。」他强调新医学院期望提升师生互动,如由教师引领讨论增加学生发言机会,巩固他们日后与病人和家属沟通的信心。

浸会医院同意作教学伙伴

目前浸大获多个医疗单位支持开办新医学院,包括浸会医院同意作教学伙伴,开放临床医院、门诊部,并提供相关人才协助教学,「其他私营机构也有逾百名医生愿意支援教学,他们很多都是港大和中大的前教授或前副教授,有多年教学经验,愿意让学生到其诊所或医院见习。」

有意申办新医学院的大学,需在3月17日或之前提交建议书。卫炳江表示,浸大建议书主体内容已完成,目前只差最后校对和排版,有信心准时提交。

他引述特区政府指,会在今年第二季对建议书作评估,年底作出决定。「我们小心分析过政府的十项条件,认为浸大在其中相当具竞争性。」他强调,浸大新医学院将会通过创新教育、跨学科研究,并结合中西医学实践,配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医疗发展目标,「相信通过这些努力,浸大会为香港、大湾区以至全球医学教育及医疗保健,带来正面而深远的影响。」

除浸大外,香港科技大学及香港理工大学先后表明有意申建新医学院,卫炳江认为,多院校合作也可推动新医学院发展,合办医学院的建议值得考虑,「为何不可几间大学联合起来,用各自强项去推动医学院呢,这也是一种创新。」

阅读剩余
THE END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