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南水北调,就绕不开河南这座小城

       2024年12月12日,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10周年。

  如果说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“大水缸”,那么陶岔渠首枢纽工程,则是这一重大工程的“水龙头”。

 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,淅川,这个位于豫、鄂、陕三省交界的宝藏小城,扛起了守护一库碧水的担当。

  让我们一起走进淅川,看一城奇山秀水,品千年楚文化底蕴,感受古老脉搏与青春活力在这里碰撞的精彩。

  宝藏小城④

  说起南水北调,就绕不开河南这座小城

  淅川的水“秀”:

  守着“大水缸”,握着“水龙头”

  在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,坐落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,南水北调中线源头“安放”于此,被中外水利专家们誉为“天下第一渠首”。

  来淅川的人,怎能不去九重镇看一看陶岔渠首。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,是一期中线工程的标志性建筑。

 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渠首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

  听本地人说,淅川是个“海滨”城市,他们有属于自己的“海岸”和“沙滩”,来淅川,就可以满足在中原看“海”的愿望。

  不信?在河南南阳与湖北十堰的交界处,有着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——丹江口水库。

  水库将汉江和丹江揽蓄入怀,汇成晶莹剔透的一库碧水。这里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。

 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境内的丹江口水库库区景色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

  请你站在九重镇汤山公园九重阁上,看水库中群山连绵,层峦叠嶂,夕阳如同熔金般倾泻而下,将天际染成了橘红,余晖洒落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,水质清澈通透,可不就像是大海般广阔美丽嘛!

  淅川县丹江小三峡风光

  近年来,丹江湿地生态系统安全稳定,保护区的鸟类从100多种增加到510多种,监测发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达10种。

  如今,淅川县已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,拥有国宝级珍稀动植物80余种,“东方宝石”朱鹮、“水中大熊猫”桃花水母均在淅川丹江口水库流域发现,成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有力证明。

  淅川的山“奇”:

  藏在山水里的民宿,远离尘嚣的惬意

  除了看水,淅川的山也值得一看。藏于伏牛山区的淅川县盛湾镇土地岭村,是中原地区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“石头村”,村里有2000多间石板房,不用一砖一瓦,全是各色的石板堆砌而成。

  土地岭村

  位于河南省淅川县老城镇的岵山,又名云雾山,海拔498米,这里自然风光秀丽,山顶云雾缭绕,不仅是《诗经》中描述“陟岵”的所在,更是屈原笔下《国殇》的灵感之源。

  岵山

  龙山大峡谷位于淅川县毛堂乡境内,这里群山环抱,奇峰耸立,林海茫茫,溪水潺潺,素有“十里秀水九连潭,万亩碧野一花园”之称。

  龙山大峡谷

  通水10年来,淅川森林覆盖率提升到61.7%,库区绿色屏障初步形成。在山里漫步,每一次深呼吸,都是远离尘嚣的惬意。

  淅川民宿图片

  玩累了想多停留几天?那就找一家环山抱水的特色民宿吧!淅川的民宿村村不同,景景有别,别有趣致,小住几天,奔波的疲惫立即烟消云散。

  淅川的城“古”:

  观山望水看古镇,古寺古街在淅川

  养足了精神,继续跟着丹江东奔西闯,到豫西南地界喘一口气、歇一下脚。丹江这一喘一歇,就歇出了一个千年古镇——荆紫关。

  荆紫关

  荆紫关镇,位于淅川县西北部,豫、鄂、陕三省交界处,有“鸡鸣三省”荆紫关之称。

  位于荆紫关镇西部白浪街中心的“一脚踏三省碑”

  荆紫关现存明清五里长街,街道两旁700余间清代建筑,著名的建筑有荆紫关关门、山陕会馆、平浪宫、万寿宫、禹王宫等。

  观山望水看古镇,古寺古街在淅川。穿梭在已有千年建制的淅川县内,时光都仿佛有了厚度。

  再来到位于淅川县仓房镇白崖山中的香严寺,这里原有上、下两禅院,下寺于1978年淹没于丹江水口库,现仅存上寺,东依龙山,西连虎山,南对面山,背靠清风岭,是“深山藏古寺”的真实写照。

  香严寺

  香严寺毗邻的坐禅谷景区,因历代高僧在此坐禅修行而得名。峡谷内五步一景,十步一潭,潭瀑如珠,珠连景成。

  坐禅谷

  淅川的诗情画意、烟火人间

  行走在淅川的古城,仿佛就能触摸到历代先贤蓬勃的诗情画意,而淅川的历史人文也是另一种诗意。

  3600多年前,楚人的祖先向西南迁徙到淅川,再南下到荆山附近的丘陵平原接合部。

  因此,淅川的楚国文化浓郁,有“丹江是楚文化的产床,淅川是楚文化的摇篮”之论。淅川出土的楚国文物丰富而精粹,是河南省的“文物大县”。

  王孙诰编钟,春秋中期礼/乐器,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 图源:河南博物院

  来看看这件霸气十足的云纹铜禁曾登上央视《国家宝藏》栏目,它来自春秋霸主楚庄王之子——子庚之墓的文物,正是在淅川这个“考古天堂”出土,并将中国失蜡法铸造工艺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100年。

  云纹铜禁

  这里还曾经诞生了商圣范蠡、《后汉书》作者范晔等一大批重要历史人物,楚文化、商文化、佛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,屈原《国殇》成文于此,“朝秦暮楚”也源溯于此。

  范蠡公园

  漫步淅川,除了随处可见的文化气息,更有数不清的美食佳肴展现在游客眼前。逛累了,找一干净的餐馆,饱餐一顿“荆紫关八大件”吧!其“大氽盘”“腐皮汤”都很地道,是当地待贵客之席。

  淅川美食

  想吃小吃,除了石子烙馍、酸菜炒牛肉、魔芋炒酸菜外,“神仙凉粉”也独具淅川特色。它是用一种野生的二翅六道木树叶炮制而成,口感滑溜凉爽,别具一格。

  央视财经《消费主张》淅川美食内容截图

  想带点特产回家?大樱桃、金银花、柑橘、黄金梨、丹江大闸蟹、食用菌、丹江鱼、薄壳核桃、酸菜、神仙叶凉粉、蜂糖李、大邹庄草莓,都是天赐淅川的美味,值得一尝!

  淅川风景

  浩淼汉水之北,巍巍伏牛之南

  一“宛”绿水青山,千年楚文化底蕴

  临近新年,

  期待远走他乡的你常回家看看

  也期待在外打拼的你来淅川康养度假

  这就是淅川,

  一块满是“宝藏”的土地!

阅读剩余
THE END